【经验】采用TO-247-4封装的碳化硅MOSFET中引入辅助源极管脚的必要性


功率开关器件(如MOSFET, IGBT)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医疗、交通、消费等行业的电力电子设备中,直接影响着这些电力电子设备的成本和效率。因此,实现更低的开关损耗和更低的导通损耗一直是功率半导体行业的不懈追求。
相较于传统的硅MOSFET和硅IGBT 产品,基于宽禁带碳化硅材料设计的碳化硅 MOSFET 具有耐压高、导通电阻低,开关损耗小的特点,可降低器件损耗、减小产品尺寸,从而提升系统效率。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带辅助源极管脚的TO-247-4封装更适合于碳化硅MOSFET这种新型的高频器件,它可以进一步降低器件的开关损耗,也更有利于分立器件的驱动设计。
1、TO-247-3与TO-247-4 两种封装类型介绍
图1 传统TO-247-3封装的MOSFET类型
传统的TO-247-3封装的MOSFET类型如图1所示,其管脚由栅极、漏极和源极构成。从应用角度来看,驱动回路和功率回路共用了源极的管脚。MOSFET是一个电压型控制的开关器件,其开通关断行为由施加在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通常称之为VGS)来决定。
从图1模型来看,有几个参数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它对器件的开通关断行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Rg_ext是用户可以用来调整分立器件开通关断的外部电阻,Rg_int是芯片内部的栅极电阻,两者之和称为器件的栅极电阻。门极回路杂散电感Ltrace是驱动回路PCB布局时引入的,而杂散电感Lsource则是封装管脚源极到芯片内部带来的寄生电感。对于漏极到芯片背面的寄生电感Ldrain并没有在驱动回路中,因此不在分析的范围中。
图2 新的TO-247-4封装的碳化硅MOSFET模型
新的TO-247-4封装的碳化硅MOSFET模型如图2所示,我们发现这种封装的管脚数及其管脚定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对于TO-247-3,这种封装多了一个S极管脚,我们将它称为辅助源极或者开尔文管脚KS(Kelvin Source)。同时,这种封装形式将驱动回路和主功率回路解耦开,有利于驱动板的布局设计。
下面,我们先从实战数据的角度来感受一下,TO-247-4这种带辅助源极管脚的封装形式对碳化硅MOSFET这种高速功率开关带来的优势。
2、从数据的角度去分析 共源杂散电感对开关损耗的影响
(1)双脉冲测试时的重要注意事项---电流探头的相位校准
对传统的硅基分立器件(硅IGBT和硅MOSFET),通常是用柔性电流探头(罗氏线圈)去测试集电极电流或漏极电流。但对于开关速度更快的碳化硅MOSFET,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由于柔性电流探头测试的电流存在一定的延迟时间,从而导致碳化硅MOSFET的开通关断损耗的测量存在很大的偏差(如图3所示)。
图3 漏极电流校准前后波形
由上述波形可知,柔性电流探头测试的电流波形ID需要进行13.8ns左右的相移校准,才能将电流探头的相位与电压探头的相位之差校准为0,这样更接近实际的波形,开关损耗值才能更真实。
我们进一步比较漏极电流波形校准前后对开关损耗的影响:
图4 漏极电流校准前后开关损耗对比波形
表1 电流探头校准前后的开关损耗统计
由测试数据可知,电流探头校准前后的开通损耗和关断损耗相差非常大,因此测试之前很有必要对电流探头进行校准,避免数据分析误差过大。
(2)开关损耗参数对比
我们采用双脉冲的方法来比较一下基本半导体1200V 80mΩ 的碳化硅MOSFET的两种封装B1M080120HC(TO-247-3)和B1M080120HK(TO-247-4)在相同条件下的开关损耗差异。
图5 双脉冲测试方法及测试条件
图6 两种封装的开关损耗对比
B1M080120HK的开通损耗相对于B1M080120HC有了明显的下降,关断损耗也有小幅的下降,整体上来看B1M080120HK的总损耗降低是非常明显的。因此,采用TO-247-4封装,对碳化硅MOSFET这种快速开通关断的器件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3、TO-247-4辅助源极引脚引入的优势
下面以基本半导体推出的1200V 80mΩ的碳化硅MOSFET两种封装的典型产品B1M080120HC(TO-247-3)和B1M080120HK(TO-247-4)为例,从理论上来解释TO-247-4中辅助源极管脚的技术逻辑,并解释两者开关损耗的差别。
(1)开通过程分析
图7 MOSFET开通过程分析
在MOSFET器件的开通过程,其模型如图7所示,其数学模型如下:
以TO-247-3为例,在MOSFET开通过程中,漏极电流ID迅速上升,较高的电流变化率在功率源极杂散电感Lsource上产生正压降LSource*(dID)/dt(上正下负),该电压降使得MOSFET芯片上的门极电压VGS_int在开通的第一瞬间并不是驱动电压的数值,而是要减掉Lsource上产生的电压。所以开通瞬间的门极电压是少了一截的,这导致ID的上升速度减慢,Eon因此而增大。而对于B1M080120HK(TO-247-4),门极回路中没有大电流穿过,所以没有来自主功率回路的扰动,芯片的门极能正确地感受到驱动电压。因此,与B1M080120HC(TO-247-3)相比,B1M080120HK(TO-247-4)开通损耗会更低。
(2)关断过程分析
图8 MOSFET关断过程分析
在MOSFET器件的关断过程,其模型如图8所示,其数学模型如下:
以TO-247-3为例,在MOSFET关断过程中,漏极电流ID迅速下降,较高的电流变化率在功率源极杂散电感Lsource上产生负压降LSource*(dID)/dt(上负下正),该电压降使得MOSFET芯片上的门极电压VGS_int在关断的第一瞬间并不是驱动电压的数值,而是要增加Lsource上产生的电压。所以关断瞬间的门极电压是减小比较慢的,这导致ID的下降速度减慢,Eoff因此而增大。而对于B1M080120HK(TO-247-4),门极回路中没有大电流穿过,所以没有来自主功率回路的扰动,芯片的门极能正确地感受到驱动电压。因此,与B1M080120HC(TO-247-3)相比,B1M080120HK(TO-247-4)关断损耗也会更低。
4、结 论
引入了辅助源极管脚成为TO-247-4封装的碳化硅MOSFET,避免了驱动回路和功率回路共用源极线路,实现了这两个回路的解耦。同时,TO-247-4封装的开关器件由于没有来自功率源极造成的栅极电压衰减,使得碳化硅MOSFET(TO-247-4封装)的开关速度会比TO-247-3封装的更快,开关损耗更小。
因此,当您在使用碳化硅MOSFET进行新方案设计时,为进一步减小碳化硅MOSFET器件的开关损耗以及便于驱动回路的布局设计,建议选择TO-247-4封装的碳化硅MOSFET产品。
基本半导体碳化硅MOSFET产品系列
- |
- +1 赞 0
- 收藏
- 评论 2
本文由ll转载自基本半导体,原文标题为:SiCer小课堂 | TO-247封装碳化硅MOSFET中引入辅助源极管脚的必要性,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SiC科普小课堂 | 什么是米勒钳位?为什么碳化硅MOSFET特别需要米勒钳位?| 视频
今天的“SiC科普小课堂”中,基本半导体市场部总监魏炜老师将着重为大家讲解什么是米勒现象?为什么驱动碳化硅MOSFET需要使用米勒钳位功能?以及基本半导体的创新性产品选型推荐。
【经验】SiC MOSFET的驱动特性及优化
SiC MOSFET(碳化硅MOSFET)以低导通电阻、低开关损耗、高开关频率、高工作结温等优势称为工业界的“明日之星“,但是相对于传统硅基器件,碳化硅器件需要优化相应的外部驱动,以发挥其优异的性能。本文中,国产品牌美浦森将具体分析应该如何优化碳化硅MOSFET的驱动电路。
TO-247封装碳化硅MOSFET中引入辅助源极管脚的必要性
引入了辅助源极管脚成为TO-247-4封装的碳化硅MOSFET,避免了驱动回路和功率回路共用源极线路,实现了这两个回路的解耦。同时,TO-247-4封装的开关器件由于没有来自功率源极造成的栅极电压衰减,使得碳化硅MOSFET(TO-247-4封装)的开关速度会比TO-247-3封装的更快,开关损耗更小。
瞻芯电子推出采用SOT-227封装的SiC模块产品,助力高效、大功率工业应用
近日,瞻芯电子推出了一系列采用SOT-227封装的碳化硅(SiC) MOSFET、碳化硅(SiC)二极管以及混合封装产品。采用SOT-227封装的产品具有模块体积小、热阻低、通流能力强的特点,同时,SOT-227为内绝缘封装,安装简便,也更安全。
瞻芯电子提出新能源汽车恒流预充固态继电器方案,体积大幅降低70%以上,性能优异,成本更低
瞻芯电子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高压预充方案,采用恒流控制的buck电路,可将后级母线电容快速充到电池电压。该方案采用碳化硅(SiC)MOSFET和碳化硅(SiC)SBD组成恒流充电回路,整个预充过程电流恒定,既降低了对于功率器件的要求,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预充速度,而且不需要电阻,即可让后级电容充到母线电压。
Silicon Carbide N-Channel MOSFETs TO-247 Case
该资料介绍了Central Semiconductor公司生产的CDMS247xx-120系列碳化硅N-Channel MOSFET,适用于高速开关应用,具有低导通损耗。产品特点包括低导通电阻、低开关损耗和高阻断电压,适用于可持续能源、电力分配、交通和电机驱动等领域。
CENTRAL SEMICONDUCTOR - 碳化硅MOSFET,CDMS24783-120,CDMS24740-120,CDMS24760-120,CDMS24720-120,电机驱动,电力分配,可持续能源,交通
基本半导体(BASIC)碳化硅功率器件选型指南
深圳基本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三代半导体行业创新企业,专业从事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无锡、香港以及日本名古屋设有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公司拥有一支国际化的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包括二十余位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英国剑桥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博士。
基本半导体 - 工业级全碳化硅功率模块,单通道智能带功率器件短路保护检测驱动芯片,双通道隔离驱动芯片,低边驱动芯片,碳化硅MOSFET,栅极驱动器ICS,碳化硅MOSFET晶圆,功率模块,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碳化硅二极管,GATE DRIVER ICS,碳化硅功率器件,晶圆,汽车级TPAK碳化硅MOSFET模块,裸片,混合碳化硅分立器件,半桥MOSFET模块,单开关模块,碳化硅功率模块,SIC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门极驱动芯片,全碳化硅,汽车级HPD碳化硅MOSFET模块,隔离驱动芯片,单通道隔离驱动芯片,碳化硅二极管晶圆,汽车级全碳化硅功率模块,汽车级DCM碳化硅MOSFET模块,B2D05120E1,B2M1000170Z,B2M1000170R,BTD5350SBPR,BTL27523R,B2M080120Z,BMS600R12HLWC4_B01,B3D40120HC,B2D40065H1,BGH75N65HS1,BD2M040A120S1,B2M080120R,BGH75N65ZF1,B2D,B2D60120H1,BMS800R12HWC4_B02,BMS950R08HLWC4_B02,BTL27523B,B2M080120H,B2D16120HC1,B3D03120E,BGH40N120HS1,B2DM060065N1,BTD5350E,BTD5350SBWR,BTD5350EBPR,B3D系列,BTD21520M,BTL27524R,B2D30120H1,BTD21520E,BTD5350MBPR,BD2D20A120S1,BD2D40A120S1,B3D,BTL27524BR,BTL27524B,B2D02120K1,BTD21520S,BMF800R12FC4,BTL2752X,AB2M040120Z,BD2D10A065S1,B2M040120H,BTD25350MMCWR,BTD21520系列,BTD3011R,BTD21520MBWR,B2D10120E1,AB2M040120R,BTD5350SCPR,BMF240R12E2G3,BMF600R12FC4,BMS700R08HWC4_B01,BTD21520EBWR,B2D08065K1,B2M032120Y,BTD25350MECWR,BTD5350EBWR,B2D30120HC1,B2D40120HC1,BD2D04A065S1,B2D10065F1,B2M040120Z,B2M009120Y,BD2M065A120S1,BD2D02A120S1,BMF700R08FC4,B2D系列,B1D06065KS,B2D40120H1,B2M040120R,BMS950R08HWC4_B02,BGH50N65HS1,BGH50N65ZF1,B2D10065KF1,B2D04065E1,BTD5350,BTD5350SCWR,B3D40200H,BTD5350ECPR,BTD5350M,BTD5350MBWR,BTD21520MBPR,BTD5350S,B2D08065KS,BD2D30A120S1,BTD5350MCPR,B2D20065F1,BD2D08A120S1,B2M1000170H,BTL27523BR,BMS800R12HLWC4_B02,BD2D15A065S1,BD2D20A065S1,B2D20120H1,B2M160120Z,BTD25350MMBWR,B2D10120K1,BTD21520MAWR,B2D20065HC1,B2D30065HC1,BTD25350,B2M160120R,BTD21520EAWR,B2D40065HC1,BMS700R08HLWC4_B01,BTD5350ECWR,BTD25350MEBWR,B2D04065KF1,BGH75N65HF1,B2D10065KS,BTD21520EBPR,BMZ200R12TC4,BTD21520SBWR,B2D04065K1,B3D20120H,BMS600R12HWC4_B01,B2M160120H,BGH75N120HF1,B2M030120R,BD2D08A065S1,BTD25350系列,B2M011120HK,BTD21520SBPR,BTD3011R系列,BTD21520MAPR,B2M030120Z,B2M009120N,BTD5350MCWR,B2D06065K1,BTD5350系列,BMZ250R08TC4,B2M012120N,B3D50120H2,BTD25350MSCWR,BTL2752X系列,B2D20065H1,B2D10065E1,B2M030120H,BD2D30A065S1,B2D06065KF1,B2D05120K1,B2D02120E1,B2D06065E1,BMF950R08FC4,BD2D05A120S1,BGH50N65HF1,B2D20120F1,BD2D15A120S1,B2D20120HC1,B2D10120HC1,BTD21520EAPR,BTD25350ME,BTD21520SAWR,BTD21520,B2D20065K1,B2M018120Z,BTD25350MM,BTD25350MS,B2D16065HC1,AB2M080120R,B2D10120H1,B2M018120N,BD2D06A065S1,B2D30065H1,B2M065120Z,BTD21520SAPR,AB2M080120H,B2M065120R,B2M018120H,B2M065120H,BD2D10A120S1,BTL27523,B2D10065K1,AB2M080120Z,BTD25350MSBWR,B2M020120Y,BTL27524,B3D05120E,B2DM100120N1,BD2D40A065S1,储能设备,电机控制器,电源系统,车载电源,新能源汽车主逆变器,空调压缩机,光伏发电,大功率快速充电桩,OBC,车载充电器,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UPS,混合动力汽车,光伏储能,PFC电源,字母S,PD快充,储能,电机驱动,工业控制,ESS,光伏组串逆变器,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光储一体机,数据中心UPS,充电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医疗电源,电力电子系统,EV充电,燃料电池DCDC,隔离式DC-DC电源,线性驱动器,家用电器,DC-AC太阳能逆变器,智能电网,AC-DC电源,轨道交通,通信电源,光伏逆变器
基本半导体助力深圳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设计制造中心
作为国内首批大规模生产和交付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碳化硅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基本半导体自主研发的汽车级碳化硅功率模块已应用于多家领先车企的量产旗舰车型,并获得10多家汽车制造商超50款车型的设计认可。
【元件】基本半导体新推出Pcore™2汽车级DCM碳化硅MOSFET模块,工作结温高达175℃
汽车级DCM碳化硅MOSFET系列模块PcoreTM2是基本半导体专为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应用设计的一款高功率密度的碳化硅功率模块。产品具有低动态损耗、低导通电阻、高阻断电压、高电流密度、高可靠性等特点,可支持连续运行峰值结温至175℃,以及具备650Arms以上连续峰值相电流输出。
基本半导体闪耀亮相PCIM Europe,多款碳化硅新品全球首发
当地时间5月6日上午,全球电力电子领域的“顶流”盛会——PCIM Europe 2025在德国纽伦堡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基本半导体携全系列碳化硅功率器件及门极驱动解决方案盛装亮相,并隆重发布新一代碳化硅MOSFET、工业级及汽车级碳化硅功率模块等多款新品,为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工业电源、通信电源等行业带来了更高效可靠的能源转换解决方案。
派恩杰(PN Junction)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和碳化硅MOSFET选型指南
派恩杰 - SIC SBD,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SIC场效应晶体管,SIC SBD,碳化硅MOSFET,SIC MOSFET,SIC备用电池,P3D06010I2,P3D06020F2,P3M06120K4,P3D06010E2,P3D06016I2,P3M171K0G7,P3M173K0T3,P3M06120K3,P3D12010T2,P3D12040K2,P3M12080K4,P3D12040K3,P3M12080K3,P3D06002T2,P3M12040K3,P3D06004T2,P3M12040K4,P3D06006T2,P3D06008T2,P3M12025K4,P3M12080G7,P3M171K0K3,P3D06020I2,P4D06010F2,P3D12005E2,P3D06002G2,P3M06060T3,P3D06004G2,P3D06006G2,P3D06008G2,P6D12002E2,P3M06060G7,P3M171K0T3,P3D12030K3,P3D06010T2,P3D12030K2,P3M06060K3,P3D12015K2,P3M06060K4,P3M173K0K3,P3D06010G2,P4D06020F2,P4D06010I2,P3D06016K3,P3D06006F2,P3D06008F2,P6D06004T2,P3D12020K3,P3M06300D8,P3M06300D5,P3D12020G2,P3D12015T2,P3M12160K4,P3D06020T2,P3D12020K2,P3M12160K3,P3D06020P3,P3D12005K2,P3M12017BD,P3D06010F2,P4D06020I2,P3D06002E2,P3D06006I2,P3D06004E2,P3D06008I2,P3D06006E2,P3D06008E2,P3D12010K2,P3M06025K4,P4D06010T2,P3D12010K3,P3M07013BD,P3D12005T2,P3M06040K4,P3M06040K3,P3M12017K4,P3D06020K2,P3D12010G2,P3M17040K3,P3D06020K3,P3M17040K4
SMC研发生产的1700V碳化硅MOSFET在辅助电源中的应用
作为一家功率半导体的专业制造商,SMC推出了1700V/1Ω的碳化硅MOSFET。该产品是高电压N型沟道增强型MOSFET,具有极低的总导通损耗,在极端温度下具有稳定的开关特性。此外,SMC生产的MOSFET产品总导通损耗非常低,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开关特性非常稳定,是特殊作业环境中能量敏感型高频应用的理想之选。
基本半导体携前沿碳化硅应用方案亮相CPSE上海充换电展
5月14-16日,2025第四届上海国际充换电与光储充展览会(简称:CPSE上海充换电展)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基本半导体携全系列碳化硅功率器件及高压快充解决方案盛装参展,向业界展示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领域的碳化硅技术,吸引了众多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碳化硅MOSFET等碳化硅功率器件用于变频空调等白色家电,具备更高的效率、开关频率
碳化硅技术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可以减少空调散热器的尺寸和热管理的成本。同时,更高的开关频率可以降低磁性元件的成本和尺寸,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此外,低电磁干扰特性则可以降低电磁干扰滤波器的成本并解决电磁干扰的研发成本。
电子商城
现货市场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