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典微运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弥补视觉传感缺陷,两年时间完成百毫瓦级超低功耗的毫米波传感器系列研发
“国内半导体技术的演进一直在跟随欧美的路径,大趋势上可说是有志一同,但过程中,从产业较弱的环节切入、瞄准市场需求正向设计产品,比投身人才济济的领域,更能助推国内智能物联网的生态发展,对创新创业公司也更具挑战。”
这是矽典微创始人兼CEO徐鸿涛博士与问芯Voice对谈时,聊到为什么会选择毫米波雷达这个在国内算是非常启蒙阶段的领域,所提出的看法。从徐鸿涛博士的创业抉择可以看出,他看重创业价值的体现,更胜于赶流行做创业这件事,他也并非是个盲从于“蹭热点”去做“me too”产品的人。
绕开人多的地方,推开白花花的银子
圈内人谈到毫米波技术时,首先会联想到车用市场,但徐鸿涛博士表示,他为矽典微定义的第一款产品却未深入此市场。就因为这个避开“人群拥挤”的决策让公司错过不少投资机会,甚至很多投资人会开宗明义说,“做车用,我就投你们!”即便如此,也并没有改变他对公司初期产品走向的预判,将底层和顶层的商业逻辑想透,明确定义了产品技术路线后,忠于创办矽典微的初心与初衷,不盲目迎合市场热门概念,这就是矽典微“生根破土”的第一步。
毫米波传感器芯片的研发向来是国际半导体巨头的战场,他们在全球占据绝大部分市场,对中国下游企业的支持十分有限。国产化高性价比的毫米波芯片更是市场空白,这也是驱使徐博士回国创业的契机之一。
大环境对了,回国创业水到渠成
在外深造的十余年间,除了在技术上的积累和完整的大型芯片研发项目的锤炼之外,徐鸿涛博士喜欢探索、爱打破边界的性格,也让他更想通过自主研发和创业,把技术转化为商业化应用的产品。完成博士的学习,徐鸿涛即被全球知名的芯片公司聘任,之后长达十年的系统化学习和成长,让他从专注于技术研发中看到了更多适合自己破界向外发展的可能。在与公司的“七年之痒”来临那年,他曾想过要跳脱一成不变的环境,虽然最后还是被公司慰留下来,但他仍然坚持把想要实现的技术产品在内部推进测试。
持续一贯的积累和能力的加强,也为破界而出的创业梦想积聚能量。2013年,应复旦大学同仁的邀请,徐博士利用假期回国到母校学术探访。据他回忆,当时国内无论互联网、软件、系统企业如手机和智能化应用等都表现出极大的供求吸引力,但在芯片、材料等集成电路相关技术环节仍是短板。这样的大环境和市场巨大的潜力如同鼓槌,敲击着他的心弦,也启动了他归国创业的倒计时。徐博士认为,想清楚底层的商务逻辑,比一味投入技术研发,对初创型企业来说更重要。在美国科技圈的多年经验也警醒着他两个道理:一是大企业并非永远不会被打败,二是做得早未必会带来长远的成功。
以往领导大型芯片研发项目的经验让他了解到,组织越大,判断和决策也容易随之变慢,遇到问题是要及时转向会更不容易。而许多失败的案例也证明了,产品做的早,成为先烈的风险性也更大。很多时候一个产品的概念创造者没通过时间的考验,放弃后反而被竞争公司找到了新的应用亮点,在正确的时间点上解决应用和技术问题,让迭代后的产品冲击市场,从而形成商业上的成功。
“事业”非“生意”,团队必须有前瞻性
谈到商业逻辑,徐鸿涛的言谈间有着满满的热情与兴奋。他也与问芯Voice分享刚回国创业时,看到国内三种类型的商业机会:
第一种类型,是做替代产品,也可以说是作“me too”产品。此类芯片产品在市场上有非常大的需求量,也有很多竞争对手在长期的角逐,要成功只要坚持一句话:更低的价格,不太差的品质。
第二种类型,切入已经存在已久的技术领域,比如蓝牙芯片。这类芯片公司很多年前就存在,但仍有小公司前仆后继地挤进来。利用成熟的技术在不同应用市场中,寻找新出现的机会点去突破。
第三种类型,是紧抓市场出现的新机遇,技术突破的可能性很多前沿技术的追逐者都看到了,也都可以去实现场景应用,因此更需要创新团队之间较量融合技术到产品的商业化能力、融资能力、让市场仍可的综合能力。
最后一条路是最需要磨砺的,徐博士选择从“hard模式”开启创业之路,背后是他和创始团队都拥有数十年的集成电路领域的深厚资历、优异的跨国企业销售管理经验作为支撑。结合毫米波射频技术为底层支撑;同时从顶层逻辑上让毫米波传感器适用于大量、丰富的智能应用设备领域。
由于国内在毫米波技术的起步稍晚,没有足够的对标企业来定义产品,因此更考验初创企业在商务判断上的前瞻性。徐博士认为,如果只看到当前的市场需求去做产品,一旦市场的风向变了,按照芯片研发周期至少2~3年,企业根本来不及转向,这也是很多项目失败的原因。要预判2~3年后市场需要什么,团队要具备很强的前瞻性布局能力,不仅在商业判断上要狠、要准,将需求转化为产品的能力也要快。用做一份“事业”的热诚和信念去做产品,而不是利用渠道资源去催熟一门“生意”的长、熟、落。正如同矽典微的企业文化,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这也是徐鸿涛博士想要探索的“道”
用颠覆性产品,去打差异化市场
毫米波传感器的应用是从国防、军工等寡头场景中开始的,如何让高高在上的技术在物联网应用场景中落地开花?
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尺寸、功耗、成本。观察市场上的竞品可发现,现有的雷达传感器很难达到“无处不在”的广泛应用,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巨头们锁定车用市场来主导、定义产品,想让毫米波芯片的从成本、功耗、尺寸上大刀阔斧的改动,本身就很难。同时在智能物联时代下移动终端设备又极其要求对“短、小、轻、薄”达到极致,这就让夹在中间的创新型企业非常难快速推出差异化的产品来抢占市场。
徐鸿涛博士直言不讳:“要和国际大厂去竞争车用市场是一条蜿蜒又迂回的路,不论是模仿同类产品打价格战、还是不断迭代出新产品去替换短期需求,都将困难重重。这也是为什么我决定不让矽典微锁定汽车作为第一个应用市场。以目前的公司规模,更适合做差异化市场,当然首先要实现功耗、尺寸、成本上的优势,就非常有技术挑战。”
从2018年矽典微成立之初,团队仅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毫米波传感器系列的研发。以单芯片技术整合了毫米波收发模块与智能算法模块,将SoC集大成于4x4毫米之间,配以百毫瓦级超低功耗和极具竞争力的成本,让它能更快速适配于各类物联网智能设备。
智能化应用场景棋布星陈,多传感器融合成为必经之路
不做车用市场,那矽典微的第一个毫米波传感器产品要从哪里切入?消费电子、商业和工业、公共设施的高度智能化趋势会是答案。
“应用上,无人机系统和高端巡航系统中的毫米波传感器用于无人机定高、机器人避障的功能已是基本标配。在公共交通的管理中,毫米波传感器用于检测车速、车流量更是不可或缺。在智能家居应用中,传统的接触式控制方式,也正陆续被智能传感器所替代。”徐博士强调,这些应用本身在飞速成长,市场的规模和增速是可以被统计出来的,由于缺少针对性的高性价比产品,毫米波传感器迄今为止的市场渗透率非常低,低功耗、小体积和低成本的创新产品的出现将获得巨大的增量市场。“移动终端设备都会需要传感器,目前大部分是通过视觉技术来做定位,而商用市场的发展需要多传感信息融合的方式,规模较大的机器人厂商已开始探索与视觉与毫米波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方案,同时也带动客户配合一起发展应用生态。”
目前很多感知层的应用场景,都急需传感器向全天候、智能化发展,比如搭载了光学感测器的终端设备,在夜晚或者没有光源的环境下就无法实现感测;安防监控设备为了清晰监测的目的,只能舍弃设备的隐秘性,而暴露在外的监控设施会让周围的人明显感觉到不适感。“由于毫米波雷达的天然特性,在高光和无光源的情况下,依然能检测物体并提供物体的距离、速度和角度信息,同时能适用于雾气环境、烟雾环境和降水环境等,是真正的“全天候”传感器。”对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优势,徐博士赞赏有加。
再比如交通领域就是需要雷达和视觉相配合的经典案例,交通道闸会先通过雷达传感器监测是否有车辆进出,再通过摄像头采集进一步的车辆信息;无人机在户外环境下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阳光直照、水面反光等问题,对信息的采集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和雷达进行互相配合。在工业领域,毫米波雷达技术已经是很多工业监视领域不可或缺的“眼睛”。无论是智能工厂、智能城市、楼宇自动化等,都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来侦测周边环境,以及侦测物体的距离、角度、速度等信息。
感知层智能化,是物联网时代无可避免的趋势,多传感器融合的需求正与日俱增。“毫米波和视觉是天生互补的两种传感技术,视觉做不了的地方,让毫米波来支持。” 徐博士坦言。
- |
- +1 赞 0
- 收藏
- 评论 0
本文由天星转载自矽典微,原文标题为:破同质化局面,一切从“芯”说起,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研发服务和供应服务
相关推荐
芯科科技MG24系列多协议SoC助力Centero工业网络,提升工业无线连接设备性能和安全性
SILICON LABS的合作伙伴Centero运用MG24多协议无线SoC提供了易于集成、兼容的端到端无线IEEE 802.15.4和802.11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严格的行业要求。其保证的延迟是安全、关键应用程序所必需的。Centero的解决方案还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和使用信息,以及预测性维护(predictive maintenance),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和工厂安全性。
原厂动态 发布时间 : 2024-05-17
芯科科技参加TUYA全球开发者大会深圳站,携手行业拓展AI、智慧能源和商业照明!
Silicon Labs在5月29日参加全球合作伙伴-涂鸦智能于深圳举办的“TUYA全球开发者大会”,芯科科技中国区总经理周巍先生带来题为“安全、绿色、高效的全域物联”的主题演讲,同时芯科科技团队也在现场的生态展区实际展示了最新发布的xG26多协议无线SoC产品家族,以及Matter智能家居网络的参考设计。
原厂动态 发布时间 : 2024-06-21
矽典微将携全球首创μA级24G智能毫米波传感器芯片ICL1112和ICL1122亮相IOTE物联网展,探讨创新“芯”机遇
IOTE2023物联网展,矽典微将携两款μA级超低功耗,兼具超远探测能力的24G智能毫米波传感器芯片,ICL1112和ICL1122两款芯片亮相深圳宝安,现场更有全新存在级超低功耗感知参考设计的身影,期待行业同仁及专业雷达厂商齐聚矽典微展台,共同交流探讨感知层技术创新“芯”机遇。
原厂动态 发布时间 : 2023-09-20
SOC设计的核心思想、优势以及跟系统级封装的对比
从结构上来看,SoC可以理解为把一个完整系统的所有功能电路都设计并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形成一个高度集成的单元。传统的电子系统设计通常是将不同的功能模块分别制作成独立的芯片,然后通过电路板上的连接将这些芯片集成到一个系统中。而SoC技术则直接将这些模块在芯片制造时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单芯片解决方案。本文SLKOR来给大家解析SOC设计的核心思想、优势以及跟系统级封装的对比。
技术探讨 发布时间 : 2024-10-28
【IC】矽典微创新μA级24G单发双收毫米波传感器芯片ICL1122,可实现超150米范围的高精度多目标定位
ICL1122 SoC是矽典微创新μA级24G单发双收毫米波传感器芯片,兼具超低功耗(70μA)和大范围精确位置感知的超强探测能力。芯片采用全集成CMOS架构,集成了完整的毫米波传感器系统和信号处理,并具备无限级联功能。外围元器件少,简单易用。可以满足电池供电应用场景的超低功耗需求,以及室外场景的超大范围探测能力需求。适合丰富应用场景的多人轨迹检测及车辆行人监测。
产品 发布时间 : 2023-11-20
SOC跟SIP(系统级封装)的区别在哪里?
SoC(系统级芯片)与SiP(系统级封装)两种技术都是现代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们都能实现电子系统的小型化、高效化和集成化。SOC跟SIP(系统级封装)的区别在哪里?本文SLKOR来给大家解析一二。
技术探讨 发布时间 : 2024-10-27
矽典微(ICLM)毫米波传感器选型指南
描述- 矽典微致力于实现射频技术的智能化,专注于研发高性能无线技术相关芯片,涵盖毫米波传感器、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无线领域。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价值,整合自身在芯片、系统、软件、算法等领域的专业能力,加速高端射频技术的产品化,打造颠覆性的芯片产品,赋予智能设备无线感知、认知和沟通能力,积极推动无线射频集成电路在智能领域高端应用上的突破。
型号- S3,XENP202TT,S5,EVBKS5-E,XEND103HP,EVBKS5,XENP102RM,S3系列,S5系列,ICL1112,ICL1122,S3KM111L,XEND101MM,S5KM312CL,XENG102ST,XEND101PRO
SiWG917 SoC Single Chip Wi-Fi® and Bluetooth® LE Wireless Secure MCU Solutions
型号- SIWG917M100MGTBA,SIWG917M121XGTBA,SIWG917,SIWG917M111XGTBA,SIWG917M110LGTBA,SIWG917M111MGTBA,SIWG917M141XGTBA
芯海科技WiFi/BLE产品介绍:480M高算力、双模BT 5.0+Wi-Fi 6高集成SOC,助力智能硬件创新升级
描述- 芯海科技成立于2003年9月,是一家集感知、计算、控制、连接于一体的全信号链芯片设计企业。专注于高精度ADC、高性能MCU、测量算法以及物联网一站式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产品和方案广泛应用于智慧健康、智能手机、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居、工业测量、汽车电子等领域。
型号- CST92F30,CSU8RP3216,CSM64F02,CST92F25,CSM85F01,CSS34P16,CST92F32,CSM92F30E,CSM92F30D,CSE7761,CSE7759B,CST85F02,CST85F01
Silicon Labs SiWx917,一款功耗超低的Wi-Fi 6 SoC,嵌入式闪存高达8MB
SiWx917 SoC是功耗超低的Wi-Fi 6 SoC,非常适合使用Wi-Fi®、蓝牙、Matter和IP网络实现安全云连接的超低功耗IoT无线设备。它是需要延长电池寿命的电池供电设备的最佳选择。
产品 发布时间 : 2024-09-19
人机交互/工业控制/数字电源工业应用芯片解决方案商匠芯创授权世强硬创代理
协议双方依托世强硬创平台提供基于RISC-V的HMI SoC芯片、工业网关SoC芯片、工业控制SoC芯片等全线产品。
签约新闻 发布时间 : 2023-08-18
电子商城
现货市场
服务
可定制位移传感器量程范围10~600mm,该YWD型位移传感器表面有带刻度的透明窗☐,每毫米的变化量误差不超过3ue/mm,可在静态、准静态和低频动态下工作。主要指标:非线性<0.2%;供桥电压<10v;测试精度:0.01mm。
最小起订量: 1 提交需求>
可定制无线位移传感器量程范围10~600mm,采用了无线传输方式,可远程自动实时检(监)测位移量值,准确度级别(级):0.2、0.5;内置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供电模块;传输距离L(m):可视距离1000 (Zigbee、 LORA)。
最小起订量: 1pcs 提交需求>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评论